icanflyno1
父系单倍群O
转:中国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这文章直接打脸O3。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2012-10-06 23:24:06) 转载▼分类: 分子人类学研究吉林大学李红杰博士论文《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于2012年6月答辩。该论文对中国北方13个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遗骸进行了父系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该博士论文数据感觉比较可靠,其对样本数量、提取DNA成功与失败、是否能重复验证等,都交代得比较清楚。总的结果如下: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A. 其中分布相近的辽西区遗址5个,分布于内蒙赤峰市周围,分属N,O3,C类型,没有Q系,应是后来东胡系主要来源: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辽宁凌源境内的牛梁河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处于红山文化后期。1例C*,1例O(未能成功测下游),4例N
哈拉海沟墓地,距今4500年左右,小河沿文化遗存。12例全部是N(非N1a,非N1c)大甸子遗址,距今3600年左右,遗址年代为夏末商初,距今约36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3例N(非N1c), 2例O3(未进一步测下游)
大山前遗址,距今约30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1例C,3例N1c,1例N(非N1a,非N1c) 2例O3a2c1a-M117, 2例O3a*-M324井沟子遗址,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12例全部为C*
B.新疆地区三个遗址,分属R1a1a, Q(Q1a*,Q1b), N, C,没有O系,说明在汉代以前,O系还未能扩张到西域,应是西胡系主要来源:
小河墓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罗布泊附近,3500-4000年左右。11例R1a1a, 1例K*哈密天山北路,公元前19-公元前13世纪。5例N(非1a,非N1c),1例C*
黑沟梁墓地,新疆巴里坤盆地东部,毗邻哈密遗址,年代约为西汉前期,传为匈奴王庭所在地。6例Q1a*, 4例Q1b,另2例也为Q,但未能测定下游类型。史记说匈奴为夏后氏苗裔,如此看来黄帝类型很有可能是Q1a*,夏的后裔也从古埃及向中亚方向迁徙,除了一部分迁徙到俄罗斯亚洲东北部,以及咸海周边外,确有一部分迁徙到新疆-阿尔泰一带,他们统一了R1a1,N,O3等形成了匈奴。(另外一例被确认的O3-M117是在匈奴墓葬内发现,应是融合了长城以北地区的O3系而形成。)
C.青海陶家寨一个遗址,12例全部为O3a*,或与藏缅族群关系密切。
D.长城沿线地区两个遗址,分属N和O3,未发现C。
河北蔚县三关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与辽西遗址一样,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4例均为O3,遗憾未测下游类型。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距今5500年左右,3例均为N(非N1c)
E.姬周-华夏族群活动地区两个遗址,Q1a1高频。
山西绛县横北倗国遗址,属于西周早期。9例Q1a1,2例O2系,判断为O2a, 1例N(非N1c),4例O3a2-P201,2例O3,但未能成功测定下游,4例O*.
宁夏东南部彭阳遗址,属于2500年前东周时期。4例全部为Q1a1。
然而数据是一回事,对数据的分析又是一回事!作者本身站在O本位思维角度出发,其所得出的观点虽也有一些建设性,但则谬误百出,不忍一驳。比如: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华夏族(周人)来源单一, 华夏族并不是什么多源流! 而北狄是古代姬周-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而先周公刘开始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宁夏东南部彭阳到陕西西北部的庆阳一带。先周的都城北豳就在庆阳一带。从古公亶父起,从庆阳迁徙到宝鸡东部的岐山周原,到武王推翻殷商,陕西和山西南部是姬周核心范围区。然而作者却说狄人活动范围在山西南部和陕西西北部,恰是针对山西绛县和宁夏东南部彭阳遗址而说,感觉作者如果不是对基本常识都了解不全的话,就是O本位思维作怪了。其实看看Q1a1和O3系的古DNA年代和地理分布,谁是华夏,谁是戎狄,几乎不言自明!
这个古DNA数据结果,除了辽西和长城沿线5000年前后N系高频稍有点让我吃惊外,其他的结果分布几乎完全与我基于现代DNA分布特点而做的推理预测完全一致!参见文章<北方Y-O3系与汉人Y结构之历史变迁>,可以说这个古DNA数据结果证实了我的推理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仍然想继续补充一些。下图是我几个月前根据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所做中国历史时期Y-DNA变迁图,主要论点在<北方Y-O3系与汉人Y结构之历史变迁>一文中已有说明: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商周以前,华北以O3*, O2*为主。古DNA证实!只是对002611判断仍然存疑。当时对O3-M134*、O3-M117判断也未彻底。同是山西绛县横北古DNA也有不少的O*,在今天汉族中极为稀缺!
商周均为Q系,商为Q1a3a,周为Q1a1。周人从中东地区经新疆走西北路线进入黄河中下游。姬周活动区域比如彭阳和绛县横北大墓出现高频Q1a1与我的预期结果完全一致。从青铜时代开始到两汉以前,因为Q系的到来,中国Q系人口上升。
原初汉人主要组成成分是Q1a1+O2*,Q1a1为从古埃及迁徙而来的姬周成分,O为土著,已几被北方古DNA数据证实!姬周为了推翻殷商,曾经通过联姻方式与一些土著O系结成了联盟。以Q1a1和O2a为主的华夏-汉士兵是秦汉军队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秦汉的战车,从西北一直南下到广西和越南,统一了中国大陆的各个O的支系!而在三国和后来五胡乱华时期,原初汉人因为战争原因则损失比较惊人!但广西和越南因为相对偏远战争不断的中原,原初汉人成分Q1a1和O2a的遗存频率仍然相对较高。
从商周开始后的到秦汉时华夏活动区域迄今未确认一例古DNA为O3-M134*或O3-M117,所谓M134或M117华夏论可以彻底休矣。相反在辽西地区确认了2例古O3-M117,且其STR数据与今天许多中国人非常相近。而辽西地区正是后来东胡系人群的主要基因来源。其先后一目了然!当今汉族高频的O3三大支系除了小部分或来源于南方系土著支系成分外,一部分来源于五胡时期,大部分则应爆发于元明清和天朝时期。同时也揭示了中(汉)日韩O3系的共同来源,见博文: 中(汉)日韩民族Y-DNA结构2012最新分析
其实有更多细节和论证,有时间再细陈述。但本文的一些数据仍然让我有了进一步观点:
3000-5000年左右时期,似乎仍是以父系家族为单位迁徙群居的。各地族群单一性比较高,还并未充分混合。但随着中东Q系的全球性大迁徙,文明以及国家和“王族”意识形态的传播, 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各族群混合而形成民族,王族越强势,其混合的族群就会越多越众,而王族的Y频率在族群中的频率必然也会下降。
在距今5000年左右,辽西和长城沿线,甚至直到新疆的广大北方地区, N系高频!在距今3000年左右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内蒙赤峰大山前遗址中,O3的频率显著升高。而这个时期,正是姬周族进入黄河流域的时期。这与我之前所做的判断,即姬周族进入中原后,原陶寺的O3系人群大部北迁而形成北狄的观点完全一致!夏至早商时期,华北长城沿线文化遗存带有明显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特征,这与辽西地区的夏家店文化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O3系的北迁,可能是推动早期北方的N系开始向西北利亚和北欧方向迁徙的原因。这就是多诺米牌骨效应。并不是如原作者所想的东北亚的N系被O3系杀得差不多了。
山西绛县横北村的古DNA构成就是早期华夏-汉族主要构成形式。其中Q1a1属于从中东古埃及迁徙而来的姬周后裔,而O系为土著。与姬周联姻的当是O2a系。纳西族就是早期姬周联姻后的族群分支( 天平、东巴象形文字、Q1a1"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1wfn.html"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09, 88, 135);">参见:纳西族的文化、文字、DNA与古埃及的一致性)。其他O3*、N或是北狄战俘等原因融入。对C系判断:这次北方古DNA没有确认到C3系,也让人吃惊。而同时姬周-华夏族活动区并没有发现C系,与我早前的预期判断也完全一致。即C系压根不是什么老亚洲,他们迁徙到亚洲非常晚!而 C3系迁徙到东北亚可能更晚!辽西地区的C*主要出现在较晚期(春秋战国)的井沟子遗址,他们很可能是从新疆迁徙而至,并给辽西地区带来了青铜文化!尤其是井沟子C*的DYS385 STR数据值得关注,因为基本是14-17,属于偏高的DYS385a值,这与游牧民族的低DYS385a数值非常不一样,因此我判断辽西地区的青铜文化应是C*传入。对D系的判断:另外一个让人吃惊却同样又在我意料之中的结果,北方古DNA没有发现D系!而D系同样是今天汉族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所谓D是老亚洲同样是毫无根据的YY。我以前推测D应是跟随商或周两只Q系迁徙而来。现在看来可以排除D是伴随周迁徙的可能性。那么D是伴随商(Q1a3a)迁徙而来的可能性非常大了,而殷商迁徙路线是从西南线迁入,并从四川三星堆经长江南下武汉后北上殷墟。而日本的D2或是商时期或商败退到美洲时偷渡到日本的。而北方地区古DNA也没有Q1a3a与我的预期也一致!(参见Q系迁徙路线图 ). 静待中国南方和中原河南、山东、河北南部等地 古DNA数据!
当初根据几个Q1a1分布的显著特征、Q系全球分布特点、以及比较文化学和历史事件等而做的一系列推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证据能推翻我,相反一系列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我的推论,这个中国北方13个墓葬遗址古DNA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论! 现代DNA数据分布特点、古DNA数据、比较文化学、历史事件等几方面证据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统一!
该博士论文数据感觉比较可靠,其对样本数量、提取DNA成功与失败、是否能重复验证等,都交代得比较清楚。总的结果如下: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A. 其中分布相近的辽西区遗址5个,分布于内蒙赤峰市周围,分属N,O3,C类型,没有Q系,应是后来东胡系主要来源: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辽宁凌源境内的牛梁河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处于红山文化后期。1例C*,1例O(未能成功测下游),4例N
哈拉海沟墓地,距今4500年左右,小河沿文化遗存。12例全部是N(非N1a,非N1c)大甸子遗址,距今3600年左右,遗址年代为夏末商初,距今约36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3例N(非N1c), 2例O3(未进一步测下游)
大山前遗址,距今约30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1例C,3例N1c,1例N(非N1a,非N1c) 2例O3a2c1a-M117, 2例O3a*-M324井沟子遗址,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12例全部为C*
B.新疆地区三个遗址,分属R1a1a, Q(Q1a*,Q1b), N, C,没有O系,说明在汉代以前,O系还未能扩张到西域,应是西胡系主要来源:
小河墓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罗布泊附近,3500-4000年左右。11例R1a1a, 1例K*哈密天山北路,公元前19-公元前13世纪。5例N(非1a,非N1c),1例C*
黑沟梁墓地,新疆巴里坤盆地东部,毗邻哈密遗址,年代约为西汉前期,传为匈奴王庭所在地。6例Q1a*, 4例Q1b,另2例也为Q,但未能测定下游类型。史记说匈奴为夏后氏苗裔,如此看来黄帝类型很有可能是Q1a*,夏的后裔也从古埃及向中亚方向迁徙,除了一部分迁徙到俄罗斯亚洲东北部,以及咸海周边外,确有一部分迁徙到新疆-阿尔泰一带,他们统一了R1a1,N,O3等形成了匈奴。(另外一例被确认的O3-M117是在匈奴墓葬内发现,应是融合了长城以北地区的O3系而形成。)
C.青海陶家寨一个遗址,12例全部为O3a*,或与藏缅族群关系密切。
D.长城沿线地区两个遗址,分属N和O3,未发现C。
河北蔚县三关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与辽西遗址一样,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4例均为O3,遗憾未测下游类型。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距今5500年左右,3例均为N(非N1c)
E.姬周-华夏族群活动地区两个遗址,Q1a1高频。
山西绛县横北倗国遗址,属于西周早期。9例Q1a1,2例O2系,判断为O2a, 1例N(非N1c),4例O3a2-P201,2例O3,但未能成功测定下游,4例O*.
宁夏东南部彭阳遗址,属于2500年前东周时期。4例全部为Q1a1。
然而数据是一回事,对数据的分析又是一回事!作者本身站在O本位思维角度出发,其所得出的观点虽也有一些建设性,但则谬误百出,不忍一驳。比如: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华夏族(周人)来源单一, 华夏族并不是什么多源流! 而北狄是古代姬周-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而先周公刘开始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宁夏东南部彭阳到陕西西北部的庆阳一带。先周的都城北豳就在庆阳一带。从古公亶父起,从庆阳迁徙到宝鸡东部的岐山周原,到武王推翻殷商,陕西和山西南部是姬周核心范围区。然而作者却说狄人活动范围在山西南部和陕西西北部,恰是针对山西绛县和宁夏东南部彭阳遗址而说,感觉作者如果不是对基本常识都了解不全的话,就是O本位思维作怪了。其实看看Q1a1和O3系的古DNA年代和地理分布,谁是华夏,谁是戎狄,几乎不言自明!
这个古DNA数据结果,除了辽西和长城沿线5000年前后N系高频稍有点让我吃惊外,其他的结果分布几乎完全与我基于现代DNA分布特点而做的推理预测完全一致!参见文章<北方Y-O3系与汉人Y结构之历史变迁>,可以说这个古DNA数据结果证实了我的推理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仍然想继续补充一些。下图是我几个月前根据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所做中国历史时期Y-DNA变迁图,主要论点在<北方Y-O3系与汉人Y结构之历史变迁>一文中已有说明:
[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
商周以前,华北以O3*, O2*为主。古DNA证实!只是对002611判断仍然存疑。当时对O3-M134*、O3-M117判断也未彻底。同是山西绛县横北古DNA也有不少的O*,在今天汉族中极为稀缺!
商周均为Q系,商为Q1a3a,周为Q1a1。周人从中东地区经新疆走西北路线进入黄河中下游。姬周活动区域比如彭阳和绛县横北大墓出现高频Q1a1与我的预期结果完全一致。从青铜时代开始到两汉以前,因为Q系的到来,中国Q系人口上升。
原初汉人主要组成成分是Q1a1+O2*,Q1a1为从古埃及迁徙而来的姬周成分,O为土著,已几被北方古DNA数据证实!姬周为了推翻殷商,曾经通过联姻方式与一些土著O系结成了联盟。以Q1a1和O2a为主的华夏-汉士兵是秦汉军队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秦汉的战车,从西北一直南下到广西和越南,统一了中国大陆的各个O的支系!而在三国和后来五胡乱华时期,原初汉人因为战争原因则损失比较惊人!但广西和越南因为相对偏远战争不断的中原,原初汉人成分Q1a1和O2a的遗存频率仍然相对较高。
从商周开始后的到秦汉时华夏活动区域迄今未确认一例古DNA为O3-M134*或O3-M117,所谓M134或M117华夏论可以彻底休矣。相反在辽西地区确认了2例古O3-M117,且其STR数据与今天许多中国人非常相近。而辽西地区正是后来东胡系人群的主要基因来源。其先后一目了然!当今汉族高频的O3三大支系除了小部分或来源于南方系土著支系成分外,一部分来源于五胡时期,大部分则应爆发于元明清和天朝时期。同时也揭示了中(汉)日韩O3系的共同来源,见博文: 中(汉)日韩民族Y-DNA结构2012最新分析
其实有更多细节和论证,有时间再细陈述。但本文的一些数据仍然让我有了进一步观点:
3000-5000年左右时期,似乎仍是以父系家族为单位迁徙群居的。各地族群单一性比较高,还并未充分混合。但随着中东Q系的全球性大迁徙,文明以及国家和“王族”意识形态的传播, 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各族群混合而形成民族,王族越强势,其混合的族群就会越多越众,而王族的Y频率在族群中的频率必然也会下降。
在距今5000年左右,辽西和长城沿线,甚至直到新疆的广大北方地区, N系高频!在距今3000年左右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内蒙赤峰大山前遗址中,O3的频率显著升高。而这个时期,正是姬周族进入黄河流域的时期。这与我之前所做的判断,即姬周族进入中原后,原陶寺的O3系人群大部北迁而形成北狄的观点完全一致!夏至早商时期,华北长城沿线文化遗存带有明显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特征,这与辽西地区的夏家店文化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O3系的北迁,可能是推动早期北方的N系开始向西北利亚和北欧方向迁徙的原因。这就是多诺米牌骨效应。并不是如原作者所想的东北亚的N系被O3系杀得差不多了。
山西绛县横北村的古DNA构成就是早期华夏-汉族主要构成形式。其中Q1a1属于从中东古埃及迁徙而来的姬周后裔,而O系为土著。与姬周联姻的当是O2a系。纳西族就是早期姬周联姻后的族群分支( 天平、东巴象形文字、Q1a1"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1wfn.html"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09, 88, 135);">参见:纳西族的文化、文字、DNA与古埃及的一致性)。其他O3*、N或是北狄战俘等原因融入。对C系判断:这次北方古DNA没有确认到C3系,也让人吃惊。而同时姬周-华夏族活动区并没有发现C系,与我早前的预期判断也完全一致。即C系压根不是什么老亚洲,他们迁徙到亚洲非常晚!而 C3系迁徙到东北亚可能更晚!辽西地区的C*主要出现在较晚期(春秋战国)的井沟子遗址,他们很可能是从新疆迁徙而至,并给辽西地区带来了青铜文化!尤其是井沟子C*的DYS385 STR数据值得关注,因为基本是14-17,属于偏高的DYS385a值,这与游牧民族的低DYS385a数值非常不一样,因此我判断辽西地区的青铜文化应是C*传入。对D系的判断:另外一个让人吃惊却同样又在我意料之中的结果,北方古DNA没有发现D系!而D系同样是今天汉族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所谓D是老亚洲同样是毫无根据的YY。我以前推测D应是跟随商或周两只Q系迁徙而来。现在看来可以排除D是伴随周迁徙的可能性。那么D是伴随商(Q1a3a)迁徙而来的可能性非常大了,而殷商迁徙路线是从西南线迁入,并从四川三星堆经长江南下武汉后北上殷墟。而日本的D2或是商时期或商败退到美洲时偷渡到日本的。而北方地区古DNA也没有Q1a3a与我的预期也一致!(参见Q系迁徙路线图 ). 静待中国南方和中原河南、山东、河北南部等地 古DNA数据!
当初根据几个Q1a1分布的显著特征、Q系全球分布特点、以及比较文化学和历史事件等而做的一系列推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证据能推翻我,相反一系列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我的推论,这个中国北方13个墓葬遗址古DNA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论! 现代DNA数据分布特点、古DNA数据、比较文化学、历史事件等几方面证据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统一!
13 个回复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shoujiyulei825 、babyface1331 、develvsgod
赞同来自: WeGene_CF8ADB65 、心即理 、湖南793欧阳 、Xiboluis 、WeGene_67DFEE0B 、WeGene_E5D92F64更多 »
赞同来自: WeGene_D2FF772D 、WeGene_CF8ADB65 、心即理 、hekan19910811 、babyface1331 、卡丽施 、WeGene_030CDC5B 、WeGene_67DFEE0B 、WeGene_09A42381 、WeGene_EC22EC8F更多 »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babyface1331 、WeGene_67DFEE0B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