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KIF4B基因 综合讨论组

科学分析DTC基因检测为什么假阳性特别高

最近权威期刊发表DTC基因检查(类似23andme, 微基因, 23魔方等等)的突变假阳性高达4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gim201838

现在我告诉你为啥这个可能是真的。

首先突变多数是发生率极低的那种,类似于几千到几十万分之一。

做医生的人选择检查时往往会去了解一个检查项目的敏感性、特异性。很多医生朋友把这个数值看做是检验的预测值。虽然说,理论上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高,该检查的预测价值越大。但很可惜的是,如果患者的检验前概率很低,哪怕该检查的理论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9%,该检查也不具有很高的预测性。

假阳性率=假阳性数量/(假阳性数量+真阴性数量)。它也等于1-特异性。根据上面CT假设的特异性,可知假阳性率是1%。

假阴性率=假阴性数量/(假阴性数量+真阳性数量)。它也等于1-敏感性。同上所述,可知假阴性率是1%。

中国的近年来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男性肺癌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50。假设高分辨率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到99%。那么一个人做高分辨率CT的结果是阳性的,请问,你有多大把握认定他是肺癌呢?

我们首先来看阳性预测值,即CT发现有问题的人里有多少是肺癌的。我们知道10万人里有50个是肺癌,那么真阴性人数是99950人。假设假阳性人数是X,则为X/(X+99950)=1%,求X≈1009.6,也就是说在检验前概率只有10万分之50的情况下,你做完CT,会有1009个左右的假阳性肺癌人数----他们不是肺癌,却被你怀疑是肺癌。而这其中其实约只有50个人是肺癌。这里面仅仅约4.9%的人是肺癌。

再看看阴性预测值呢?即CT发现没问题的人里有多少是真正无肺癌的。我们知道真阳性人数是50个人,那么计算数值是X/(X+50)=1%,X≈0.505。也就是说,在检验前概率只有10万分之50人的情况下,你做完CT,会有0.5个人是假阴性肺癌----他们是肺癌却被你认为不是肺癌。他的阴性预测值是99.999%。也就是说,在这个情况下,CT检查是阴性,你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他几乎不可能是肺癌。

我们发现一点,这种很低概率的疾病下,哪怕检查非常好,如果你是阳性的,也不能证明你有这个病,但如果检查是阴性的,倒是可以肯定你没这个病。

好了,现在假设微基因的基因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9.9%,某种罕见遗传病发病率是万分之一,那么微基因30万用户应该有30个病人,那么真阴性人数是299970人。假设假阳性人数是X,则为X/(X+299970)=0.1%,求X≈300,好了结果300个基因检测阳性的结果真正患病的只有30个。

结论:对于罕见突变的遗传病,即使某基因检测有很高的特异性,如果你是阳性的,也不能证明你有这个病。
2019-01-08 • IP属地上海
按热门排序    按默认排序

2 个回复

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是一位物理学家,曾和霍金合著《新时间简史》,另外他还创作了《星际迷航》的剧本。他曾在《醉汉的脚步》中描述过自己的这样一次经历。

1989年的时候,他为了申请保险,接受了一次抽血检查,检查项目是HIV,也就是导致艾滋病的那种病毒。很不幸的是,他的这项检查结果是阳性的。医生告诉他,这个结果意味着,他有999‰的概率得了艾滋病,并且会在10年内死去(当时是1989年,现在艾滋病的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了。)

我想,几乎所有人听到这样的结果,应该都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沮丧;但是,Leonard并没有,毕竟他是位物理学家,他懂贝叶斯定理,所以,他知道医生其实犯了个错误。

医生之所以说他有999‰的概率得病了,是因为这项检查的阳性预测值是999‰,也就是说每1000个检查结果阳性的人中,有999个是患者——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每1000个结果阳性的人中,会有1个人是假阳性的,也就是根本没有得病。

不过,1‰的概率实在太小了,没有人会对这个小概率抱有多大希望。

但是,Leonard知道,以这种算法给出的概率是不对的,因为它忽略了艾滋病的人群发病率。

Leonard是异性恋,不用**,在当时的美国,这样的白人男性得艾滋病的人群发病率是万分之一,也就是每10000个人里,有一个是艾滋病患者。现在我们假设给这10000个人都做了HIV的检查,根据检查1‰的假阳性率,会有10个健康人被错查出来得了艾滋病。假设那一个真正的艾滋病患者也同样被查出来阳性,那么这10000个人里,有9989个人查出来结果阴性,11个结果阳性。因此,从概率上讲,这11个被查出来阳性的人中,只有1/11的几率是真正的患者。

也就是说,如果在没有危险因素的全人群中筛查,即使结果阳性,也有超过90%(10/11)的概率,其实你并没有得病。

这么计算过之后,Leonard表示情绪稳定,而且最终事实证明,他确实没有感染HIV。

Leonard没有得艾滋病当然是好事,但是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人群发病率低的时候,检查的准确度再高,只要不是100%,它所带来的假阳性结果就不容小觑。
希望我的也是假阳性…早发型阿尔兹海默症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