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本网站需要启用 JavaScript, 请启用后刷新页面获得更好的体验
登录
注册
首页
个人基因检测
临床应用研究
科研合作项目
合作与服务
社区
纯合片段分析
姓氏祖源
祖源平均脸
基因关系
基因保险助手
原始数据
使用 WeGene 需要启用 Cookies, 请启用后刷新页面获得更好的体验
社区首页
祖源讨论区
讨论详情
麦哲伦
祖源分析
问题,这个结果差距挺大
你们测得我父系O2A2B1A,母系A12。但23andme、Ancestry和复旦三家测得父系o3......,母系A4。那么,谁错了呢?
你们的员工告诉我用的新版isogg,我查了查,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是这结果呀!
2016-04-09 • IP属地北京
与内容相关的链接
提交
按热门排序
按默认排序
7 个回复
wang
-
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所分子人类学博士后
您的Y染色体上还有“O3”下的突变位点,准确定位到O-N4,属于O-M7和O-M209的下游,还是比其他报告更精细。
金刚石
2016年的o2a2b1a,等于2013年的o3a2c1*,2009年的o3e,对应f450,下面最大的分支是m117的。按照新的树就是o2, 老的名称o3。
wang
-
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所分子人类学博士后
1. 单倍群名称总是在变化的,要看SNP。O2a2b1a所对应的就是老版本的O3;
2. mtDNA请参考
http://www.phylotree.org/tree/A.htm
很明显23andme、Ancestry和复旦三家给您的A4单倍群其实已经不在线粒体的谱系树上了,A4在之前是A2的上游支系,而A2又是A12的上游,也就是说我们给出的A12比上述三家要精确得多!
谢谢支持!
cedre
-
-----------------------------------------------------------
哎,打了一大段字,想替wegene解释一下的,但感觉太啰嗦了,其实就是按照科学方法和有效样本得出的分析结果不能为大众所理解,尤其存在一些反直观、反直觉的情形时,就更让人怀疑了。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啊,wegene应该做个wiki页面,isogg上的就很不错,信息全面、言简意赅。
麦哲伦
请问,Y单倍体树的分叉节点,能确定具体时间吗?比如,1640年(误差??年),又比如,前880年(误差??年)等
麦哲伦
关于族源,我翻看了几个人的发言,许多人就像我一样,还在美国复旦等机构做了测试,结果和你们不同。尽管你们解释了不少,但我感到你们疲于应付,戏说的成分较大(抱歉用这个词)。但鉴于我们首批人是兴趣爱好者,依然对你们包容和支持!对涉及到朝鲜、日本甚至是古蒙古、粟特......等,应该将地理、文化用时间维度分开,引入历史学家如Patrick J. Geary等人的观点,并做几个家族实例。
lgimba
"但分子人類學對分類的精度每年都在細化。比如O下面原先分的三支是O1-M119,O2-M268和O3-M122三支,一開始(到2013年之前)都只知道這三支都是在O-M175下面的,且這三支互不統屬(即爲平行關係),但並不清楚這三類裏面哪兩個相對更近一些。直到2012年,我們發現了F75位點(同時發現的有4000多個新位點),注意到原本屬O1和O2的樣本在這個位點上都有突變,而O3在F75沒有突變,於是我們知道了O1和O2是有一個共同祖先的,而O3不在此下。那麼按照命名原則,原來的O1和O2合併成爲新的O1,原先的O1改爲其下的O1a,原先的O2改爲O1b,而原先的O3改爲O2。"
摘自严实 《人類學雜記——40. Y染色體O單倍羣新老名稱對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ddf790102vj8o.html
要回复问题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发起讨论
麦哲伦
祖源分析
3945 个讨论
7 个回复
赞同来自: 费力科思 、麦哲伦
赞同来自: wang 、小黑gg
2. mtDNA请参考http://www.phylotree.org/tree/A.htm
很明显23andme、Ancestry和复旦三家给您的A4单倍群其实已经不在线粒体的谱系树上了,A4在之前是A2的上游支系,而A2又是A12的上游,也就是说我们给出的A12比上述三家要精确得多!
谢谢支持!
赞同来自: 费力科思
赞同来自: wang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摘自严实 《人類學雜記——40. Y染色體O單倍羣新老名稱對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ddf790102vj8o.html
赞同来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