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检测带来的歧视
未来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化,应该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公司招聘、保险甚至择偶中。
这样的话,应该很难避免歧视的产生吧。
想想也很可怕,十几、二十年前的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就要到来了。到时对大众的影响可能会比人工智能更大,它直接针对每个人本身。
这样的话,应该很难避免歧视的产生吧。
想想也很可怕,十几、二十年前的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就要到来了。到时对大众的影响可能会比人工智能更大,它直接针对每个人本身。
26 个回复
赞同来自: 兰若兰若
赞同来自: Clark金
赞同来自: mzzdzj
赞同来自: Jpayne
赞同来自:
这不是开玩笑,目前检测费用也不高,这些项目微基因上全有,立法也不完善,而且微基因也不会询问检测材料的来源及用途吧…
所以这是完全可能的,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当社会上有一定比例的公司都这样做的话,不是个人想避就避的开的。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我觉得是可能会有的,但是看实际表达比看基因测试更靠谱。因为基因测试告诉你你可能80%是这样,但实际上你可能是那20%。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如果未来基因检测真正普及的话(其实目前在技术和成本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只差突破观念、道德了),没有理由不会大规模应用的。
社会群体中的歧视其实一直存在,只是未来多了一种形式(基因)而已。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
2010年8月11日,“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在佛山市中院二审开庭审理。大学毕业生小周、小谢、小唐因在佛山市公务员考试体检中被查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而遭拒录,三人不满人事部门的健康歧视,将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上法庭。在一审败诉后,不服判决的小周等人又向法院提出了上诉。2010年9月5日上午,佛山中院对该起“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